通常拌制混凝土是将水泥、砂、石与水同时搅拌。这种搅拌方法的缺点是:水泥颗粒易聚块成团,不能充分水化,各组分材料之间也易形成大量气泡,影响混凝土的强度。
混凝土分次投料搅拌是将水泥、砂、石和水分次投入搅拌机,即先将集料与部分水拌和,达到表面湿润饱和,再投入水泥搅拌,使骨料表面粘附一层较小水灰比的水泥皮壳,这叫“造壳作用”,然后投入剩余水搅拌,使骨料周围的水泥皮壳与水充分混合糊化,水泥皮壳阻止了水分外泌和骨料离析、沉降,相应减少了混凝土内部原始裂缝尺度和数量,改善了混凝土内部孔结构,减少孔隙率。
以水泥裹砂法、水泥裹石法和砂浆裹石法形成的混凝土拌合物,都是在搅拌过程中形成紧挨骨料的一层较小水灰比的水泥壳浆,故又称“造壳混凝土”。这种混凝土具有泌水少、不易离析与沉降、物理力学性能较好的特点。水泥裹砂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,其抗拉抗压强度、抗渗性、抗冻性、抗冲击疲劳强度都有所提高。
本方法适用于不掺外加剂条件下坍落度小于120mm的塑性、低塑性、半干硬性混凝土,也适用于掺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的施工。
一、 工艺流程
分次投料搅拌工艺有以下几种。
(1)水泥裹砂法。先将全部砂子投入搅拌机中,并加入总拌和水量70%左右的水(包括砂子的含水量),搅拌10—15s,再投入水泥搅拌30—35s,最后投入全部石子、剩余水及外加剂,再搅拌50—70s后出罐。
(2)水泥裹石法。先将砂、石投入搅拌机,并加入总拌和水量70%—75%的水(包括砂石含水量),搅拌10—15s,再将水泥投入搅拌30—35s后出罐。
(3)砂浆裹石法。先将砂子、水泥和占总水量70%—75%的水(包括砂的含水量)投入搅拌机搅拌30—40s,再投入石子、剩余水和外加剂,搅拌60—70s后出罐。
上述搅拌机搅拌的时间,上限数字用于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,下限数字用于自落式搅拌机搅拌时间。
二、注意事项
1、工艺方案的选择。水泥裹砂、石法投料次数少,强度增长快,既适用于强制式搅拌机,也适用于自落式搅拌机,效果最好。
2、配合比设计。在施工前必须在实验室进行试配试验,以取得强度平均增长值。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调整配合比设计,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。
3、参数选择。利用分次投料法拌和的混凝土,其性能的提高是由造壳和糊化两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。因此,确定两过程搅拌时间和第一次加水量很重要,一般第一次加水量约占总拌和量的70%—75%,造壳、糊化搅拌时间比例为1:2较合适。
4、现场施工控制。每工班测定两次砂、石含水量,天气变化时应增加测定次数。严格控制第一次加水量,两次加水量不超过水灰比总水量。及时检查坍落度,以便调整水灰比。
5、采取分次投料法对原材料的要求,基本与普通搅拌方法相同。
三、经济效益分析
采用分次投料搅拌方法,在不改变机械设备,不增加人力、物力的前提下,可提高混凝土强度10%—20%,并改善了拌和物的工作性。在混凝土强度不变的前提下,可节约水泥5%—10%。分次投料法拌和的混凝土早期强度高,可缩短养护时间,加快模板周转次数。
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永康路195号(原成都市武侯区草金路9号)
电话:028-87488218
传真:028-87485077
扫描访问微信公众号
Copyright © 2015 中信国安建工集团(GuoAnJGJT.Cn). All Rights Reserved. | 蜀ICP备18007124号-1 |